欢迎来到我公司网站!
24小时咨询热线

清朝第一贪腐大案:乾隆帝亲自断决,督抚人头落地

发布时间:22-03-17 10:18:22

  文|逆北

  01官官相护

  乾隆四十六年,即公元1781年,清廷因陕甘总督勒尔锦镇压甘肃地方叛乱不力,被撤职查办。为尽快弭平叛乱,京师又调动重兵前往进剿,不久,随军出征的尚书和珅就将前线情况传回京城。

  乾隆帝像往常一样,想从中了解一下平叛进程如何,但是,当他打开和珅呈递的奏折后,却把目光集中到了甘肃地方多雨水的相关文字汇报上。

  这让清高宗不禁一愣,紧接着便联想起了过去甘肃地方官以赈济蒙受旱灾难民为由领取中央救济款的事情。

  难道说,甘肃现在突然多雨水只是一种巧合吗?还是说甘肃的地方官过去一直在合起伙来骗自己?

  (乾隆帝)

  乾隆越想越觉得不对劲,自打他即位以来,三令五申,表达自己对官僚队伍贪腐的零容忍。然而,现在贪腐就发生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而且可能瞒哄了自己最少八年!

  可是现在摆在眼前的事实却是,乾隆所收到的奏折中,几乎没有过关于怀疑王亶望贪腐的内容,甚至只言片语都难以找见。难道说清朝官员都高风亮节,做事坦荡,没有打上级小报告的习惯吗?

  非也。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可是,王亶望涉嫌贪腐的事情却相当复杂。因为他在甘肃布政使任上时,不但自己捏造地方府县蒙受巨大农业损失的假消息,还默许甚至纵容府县官员加以仿效,甚至变本加厉。

  除了王亶望本人外,他的上司陕甘总督勒尔锦、下级兰州知府蒋全迪,甚至继任甘肃布政使位置的王廷赞等,都早已熟悉了这套“睁着眼睛说瞎话”的技术。

  现在,事情已经相当清楚了,那就是“官官相护”。

  “既然大家都有钱赚了,那还有什么好检举揭发的”。毕竟,“断人财路无异于谋财害命”。

  “与其冒着风险去主动说出真相,不如随大流,一起捏造灾情来骗中央的钱好了”。

  02乾隆帝真正的忧虑

  这又该如何操作呢?这些,自然难不住贪欲膨胀的王亶望。有人若供应豆麦来换取乡试资格,他便从中额外收取一部分手续费,后来,他发现这样处置还是太麻烦,便直接要求对方将豆麦先折换成一定数量的银两。

  这已经违背了政策制定的初衷了。可是王一点也不担忧,在他主政甘肃的任上,总共有近三十万人通过其手获取了入仕的捷径。当然,那些真正需要钱粮来应付危机的地方,几乎没有从王亶望等人手上得到一点拨款支援。

  俗话说,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王亶望如此胆大,未尝没有考虑过自己的伎俩有一天会被置于阳光下。但是,权力所带来的无限利益,外加上勒尔锦等一干大员罩着自己,王亶望收手的想法即便有,也是一闪而过。现在,他参与编织的弥天大谎,终于被和珅的报告揭穿了。

  (影视剧中的和珅)

  当然,讽刺的是,无意中将王亶望这个大贪官拉下马的和尚书,在乾隆晚年居然积攒起了至少相当于大清朝三年财政收入总和的财富。这些都是后话。眼下,乾隆决定正式开启对王亶望以及他在甘肃“老同事们”的审查。

  实际上,在清朝,“贪污腐败”本来就是一个很难用传统道德来评判的事情。清朝的官员薪俸低得可怜,根本无法应付日常开销,因此,才会有了雍正时期的“高薪养廉”。雍正帝为了在提升官员生活水平、遏制其贪腐欲望和减少民众负担之间取得一个良性的平衡,曾经专门规定地方府县在征收地丁银后,额外征收的钱数不得超过总额两成。但是,憋足了劲要纠正康熙朝晚期积弊的四阿哥,却疏忽了,真正让官员贪腐不断的远不止于薪水低,还有监察制度设计上的漏洞。

  王亶望就钻了这样的空子,作为布政使,他有权行政,但他的行政工作要受到身为总督的勒尔锦的监察(这还不算密折制度)。但是,面对金钱的诱惑,勒尔锦终究还是主动与王亶望拴在了一起。此后,他们甚至还与身为乾隆帝身边心腹之人的大学生、军机大臣于敏中搭上了关系。京师管理财政的官僚队伍中,并非没有了解王亶望底细的人,可是,让他们没有说出的理由,恐怕还是王亶望的“上下打点”发挥了作用。这还不算,王亶望甚至还想“贿赂”皇帝。

  但是,标榜廉洁治国的乾隆帝,对王亶望的献媚反应冷淡。这似乎成为了大清朝廉洁工程最后一道安全阀。不过,要知道,掌握安全阀的皇帝本人,本就不需要为金钱来担忧。他只需要操心自己的绝对权力是否安全即可。也正是如此,王亶望真正会惹来乾隆的怀疑乃至于打击,深层原因便在于他多年的冒领赈灾粮款,让乾隆帝看到了官僚系统对自己的阳奉阴违,换句话说,他手中的权力是极不安全的。

  03贪腐循环的死结

  很快,面对浙闽总督陈辉祖等人的审查,王亶望自知贪腐往事难以再掩盖,于是和盘托出。原先参与冒领赈灾款等事项的前陕甘总督勒尔锦,也得了个自尽的下场。

  不过,亲身经历了王亶望垮台全过程的陈辉祖,也实在不聪明,他已经认识到甘肃冒赈案引起了皇帝本人的关注,还顶风作案,把王亶望私藏的金子折为银两,自己好从中牟利。之后,他感觉自己没捞够,又敲诈起其他参与审案的吏员。结果,不到半年时间,陈辉祖自己也因下级揭发东窗事发,步了王亶望的后尘。

  王亶望死了,卷入甘肃冒赈案的官员也大多伏法,可是,这对乾隆帝本人来说,同样算不上是什么光辉的胜利。只要专制皇权还存在,像王亶望这样的人就还会出现,而且只会越来越多。

  参考文献:

  赵尔巽编《清史稿》,中华书局

  戴逸《乾隆帝及其时代》,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郭成康《清代政治论稿》,三联书店

快速导航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新闻中心
产品中心
代理流程
联系我们
产品直达
行业新闻
公司公告
公司新闻
联系我们
扫一扫,关注我们
Copyright © 2014-2020 版权所有 神方痛康正品专卖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