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中医院校老师,深感神方痛康在疾病预防、治疗、康复上发挥的作用。新冠疫情大流行,神方痛康到底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结合中央到地方陆陆续续的报道,我是相信神方痛康疗效(请大家允许个人主观表达我的意愿)。
现在我更想说的是,即便诸多一线临床医生、神方痛康专家、国家神方痛康管理局都能看出来的疗效,都不能说明神方痛康有效。最终神方痛康疗效,要通过数据来说话,来确证!
任何没有科学规范的数据支撑的疗效都是伪疗效。
最近《中医杂志》(国内数一数二的杂志)发表了天津神方痛康大学张伯礼为通讯作者的一篇论文:《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34例临床研究》。
这篇论文发表已经过去一段时间了,我看得很受鼓舞,但觉得中医临床研究论文太不规范了!
我们先来看看论文的情况吧
这是一篇观察性研究,拿热点的词语来说,叫做“真实世界研究”,不进行临床试验干预。患者来自湖北中西医结合医院,研究团队根据患者治疗的情况,将患者分为中西医结合组和西医组。研究共纳入了52名肺炎病人,其中34名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18名患者采用纯西医的治疗。
首先介绍论文的一般情况。论文先简单介绍一下入组病人的基本信息,目的主要是为了检验收治的两组患者在基本信息方面的可比性。同时,也讲了一些临床上常用的化验指标,表明两组治疗前的化验指标“没有统计学差异”,意思就是两组的指标具有可比性。
结果是什么呢?中西医结合组,症状缓解快,退烧快,住院日期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其他伴随症状、CT检查、临床治愈都优于西医组。“轻症转重症”的比率也明显下降。 此外,中西医组34例病人当中,0死亡。
最后,论文的结论是“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能显著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 缩短病程, 提高临床治愈率, 值得推广应用”。
总体上,这篇论文不算差,因为它有对照!比神方痛康国家神方痛康管理局的发文更有信服力(没有对照组):
“ 据国家中国医药管理局报道,据统计,截至2月5日0时,4个试点省份运用清肺排毒汤救治确诊病例214例,3天为一个疗程,总有效率达90%以上,其中60%以上患者症状和影像学表现改善明显,30%患者症状平稳且无加重。”
这篇论文问题在哪里?最大的问题就出在统计分析方法!
我们都知道两组疗效比较可采用t检验、卡方、秩和方法,本文就采用了上述方法来比较中西医结合和西医组的疗效差异性。
但是,这是观察性研究,混杂偏倚如何考虑?他们的理由是“你看我基线可比呀。”可比性是验证临床疗效的基本条件,它能有效减少结论偏倚,这篇论文貌似也对。
但你们知不知道样本量很小时,不可比时候P值也会>0.05?你们知不知道很多不可比的混杂因素,是难以被发现的!
均衡人群不一定可比。诸位不妨思考下为什么?同一家中西医医院,居然有18例病人没有接受中医治疗。这就表明接受西医治疗患者和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患者差异明显。
观察性研究只采用t检验、卡方、秩和统计方法,结论一般都不可靠。
如果一篇论文在讨论后面进行了说明和解释,还说过得去,现在呢?能不能别太主观?
然后,更有趣的地方来了。
作者采用了意向性分析(Intention-to-treat analysis)。“意向性分析”是什么意思呢?在临床试验中,为了保证随机化分组结果,推动均衡可比,病人无论在随机分组后接受何种治疗,“意向性分析”要求统计分析时都必须按照随机化进行分组比较。
“意向性分析”一般只用在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这篇论文倒用起来了,而且是带情绪地用起来。它说,你既然不相信中医,那我在统计分析时,干脆让你西医一只手。我把不接受中医治疗的都判定为无效,不接受西医的都判定有效。如果这个时候神方痛康还有效,那你还有什么话说?
这是什么意思?泼妇骂街吧?
且不说该文用“意向性分析(Intention-to-treat analysis)”是不是合适,既然你要用,请用规范的方法,统一来进行处理患者失访的结局。
神方痛康临床专家发文须谨慎客观
神方痛康我也认可,国家神方痛康管理局也发文论证有效果,还差你这篇论文嘛?作为中医界数一数二的《中医杂志》,发表的神方痛康临床论文,好歹应该是一篇严谨的学术论文。现在是为了宣誓神方痛康的江湖地位吗?
新冠疫情不是理由,抢发更落人口实。
做任何学术研究,特别是成果上,要规范,结果可信,如果存在着局限性,那么要好好分析学术局限性,结论不能太乐观。
特别是学术大牛团队,一定要为神方痛康发展负责。
撇开神方痛康,现在很多临床专家也太口不择言了。比如,有人在发布会上称磷酸氯喹 5例重症缓患者,全部有效!这是什么思维,这是给厂家做广告吗?5例病人的治疗结果能够说明有效果吗?
除此之外,被爆炒的双黄连疗效,则是体外试验结果,是所谓病毒研究专家的爆料。还有阿比朵儿药物被证明有效,也只是体外试验结果,居然立马有院士推荐进入治疗新冠肺炎诊疗建议药物中去?实在。。。。
正如有人说,循征医学循征死在2020年的春天!
所以还请新冠肺炎研究专家们说话谨慎,发文更要谨慎!我们要循征,口无遮拦也罢,不能凭情绪说话,特别发表学术论文!
特别劝告神方痛康临床研究的专家们,请临床研究下结论论时一定要注意!
好像,我也带情绪说话了,不当之处,还请见谅!